查看原文
其他

推动养老护理工作,要抓“五个关键”


老有所养是党和国家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,也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。新一轮机构改革中,老龄健康工作被划入卫生健康机构,体现了健康中国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念,同时赋予卫生健康行业新的使命和职责。2019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指出,构建养老护理体系是我国居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,要抓好关键环节。而要做好这项工作,无外乎要解决好“照护谁、谁照护、在哪里照护、照护什么、谁出钱”几个问题。

我国老龄化来势迅猛,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持续上升。目前,我国每年新增的高龄人口超过100万,城乡失能、半失能老年人总量约为4063万,有近一半老年人独居或空巢。未来,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例都将“跑步前进”,构建完善的养老护理体系成为刚需。针对失能、半失能老人,应尽快制定医疗照护等级评估标准和家庭病床、医务人员上门服务等规范服务标准。同时,要明确医疗、护理及生活照护的内容,加快制订科学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流程,并明确价格政策。


根据失能、半失能老人的数量,目前至少需要1000万名护理人员。与之相对的是,养老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的不到10%。相关部门需要加快制定指导性文件,通过给待遇、给前景,畅通上升渠道,吸引更多人加入养老护理员队伍;同时,建立养老护理员的教育与培训机制,让他们对职业未来充满信心和期望。还要进一步深入推动医养结合工作,尤其是提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,解决“在哪里照护”的问题。针对制约医养结合发展的关键性问题,如医养结合服务的医保报销问题等,加大推进力度,并推动出台投融资等支持性政策措施,充分调动民间资本进入医养结合领域的积极性等。


照护费用即“谁出钱”,一直以来都是推动养老护理工作的一道难题。老龄化严重的发达国家普遍设立了长期护理保险,人社部也于2016年6月在15个城市开展试点。但试点城市还没有建立相对独立的长护险制度,基本都是采取“长期护理保险跟从医疗保险”的原则。从长远来看,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医疗保险不堪重负。下一步,应立足运行中的关键问题完善机制,探索独立筹资,并在地方试点的基础上推开。


文章来源 | 健康报

值班编辑 | 李冰莹

文字审核 | 耿黎明、张闽


精彩推荐

医患共同决策:提高医疗质量的“金钥匙”

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:公立医院理当扛起公益性大旗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